摩托迷博客 爱好摩托车旅行的人

5 5 月, 2016

2016-02-28摩旅三秦大地行之岐山民间收藏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2:29 上午

(more…)

4 5 月, 2016

2016-02-28摩旅三秦大地行之岐山周公庙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6:41 上午

  岐山周公庙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歧山县城西北7.5公里的凤凰山南麓,即《诗经》记载的“凤凰明矣,于彼高岗”处,唐武德元年(618)为纪念西周政治家周公姬旦修建,距今已1380多年,是专门为纪念祭祀周公而建的。《诗经》的名篇《卷阿》中的“有卷者阿,飘风自南”这句中的”卷阿”指的是位于今天陕西省岐山县城西北方的凤凰山南麓,由于此地背靠凤鸣岗,东、西、北三面环山,唯南边与平地相接,形似簸箕状,故称卷阿。古卷阿所在,即今天陕西岐山周公庙的位置。岐山是周室发祥之地,3000多年前“凤鸣岐山”的典故就发生在古卷阿北部的凤凰山上。
  周公姓姬旦,是周文王的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他生于岐邑,死于丰都(今西安市西),曾辅佐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是周王朝的开国勋臣。武王死后,成王即位,少不更事,由周公摄政。在此期间,周公率军东征,平定了管蔡之乱,稳定了周初政局。同时,他还制订礼乐,建立朝纲制度,为巩固新兴的周王朝作出了卓越贡献。他功高不盖主,权重不篡位;勤政爱民,礼贤下士,有时正在吃饭,听说有人来访,将口中的饭吐出,专心听访者反映的问题,“周公吐哺”成为勤政的代名词,周公不愧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还制定的一套君臣、父子、夫妇、上下、尊卑、贵贱等典章制度和礼节法规,为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奠定了牢固基础。史学家及后人推崇周公的操守,代代传诵他的业绩,就连普通老百姓,也在自家的门帘、枕套上绣出梦见周公四字,以梦中看见周公为荣幸。
  岐山周公庙现存古建筑30余座,占地约7公顷,整体建筑对称布局,殿宇雄伟,亭阁玲珑。庙内现存碑与石刻众多,并有汉、唐、宋、元、明古木多株,占地面积900亩,庙内古树参天殿堂成群,除了周公正殿外,还有召公、太公、等周人先祖及功臣勋将的配殿,汉白玉武将像等古迹名胜。庙区东北角有一自然泉眼,其泉水数年一涌,数年一涸,水来则时泰岁丰,去则天旱不收,当地人称之为灵泉。唐宣宗曾下诏给其泉赐名“润德泉”。庙区玄武洞内有唐代所雕汉白玉玄武雕像一尊,其像披发无冠、赤足戎装、手中掌剑、脚踏龟蛇,其玉雕工艺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并且当地胜传摸像可治百病,故游人均以到此摸它为快事。 (more…)

2015-08-30摩旅陇西县城风光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6:08 上午

(more…)

3 4 月, 2016

2016-02-27摩旅三秦大地行之蔡家坡五丈原诸葛亮庙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4:00 下午

  五丈原,位于岐山县五丈原镇。此处是蜀魏两国交战的古战场,亦是诸葛丞相为国殒身之处。
  为纪念这段历史和诸葛丞相,后人在五丈原建立了诸葛亮庙。庙中除了祭祀、纪念的建筑之外,还筑有诸葛丞相的衣冠冢。
  《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中有一首诗提到了五丈原,诗中写到: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由此,五丈秋风成了后人感念诸葛丞相的一个感情符号。
  五丈原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由原下往五丈原诸葛亮庙去有两条道路可选,一为汽车道,沿原边曲折而上;一为步道,援阶而登。
  来诸葛亮庙的步道。相传,步道下方是蜀魏交战的前线,顺步道上来即是诸葛亮的大营,步道尽头的五丈原碑
  山门对联: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一诗指的是诸葛亮生前爱做梁甫吟。
  《三国演义》中描写:诸葛亮对魏延一直存有防备之心,临终前亦不忘处置魏延的最后预案。后诸葛亮死,魏延果然不服调度。杨议依诸葛亮预案指使马岱斩了魏延。
  诸葛亮庙的山门内有两尊塑像相向而立,是为护卫之像,一尊偏偏为魏延;一尊恰恰为马岱。
  看来建庙者不认可《三国演义》之说,而依了《三国志》之论。《三国志》作者想起陈寿的说法。陈寿不信魏延会反。他认为,魏延善对士卒,勇猛过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极恶,人人都避其锋,与杨仪更势同水火。如此看来,杨议可能伪托诸葛亮之意而屈杀了魏延。
  三国时期,诸葛亮屯兵五丈原与司马懿对阵,后因积劳成疾病死五丈原,五丈原由此闻名于世。历代文人墨客,官宦庶民,题词立碑,建祠修庙,凭吊千古,这里流下许多珍贵的古文化、古遗迹,特别是气宇轩昂的诸葛亮庙文化内涵丰富,人文景观荟萃。诸葛亮庙始建于唐代,庙宇坐南朝北,耸峙原头,雄伟壮观,进入金碧辉煌的山门,依次是高大的献殿、正殿、八卦亭、屋檐脊兽,千姿百态,墙壁彩绘,绚丽夺目。
  献殿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碑刻,由40块二尺见方的青石连缀而成,表文语出肺腑,文笔出众;笔法奔放苍劲,流利酣畅;镌技高超,形同真迹,人称“三决”碑。后院是柏林竹园,草坪花坛,四季如春,清爽洁净,诸葛亮衣冠冢幽居柏林之中,精巧美观的落星亭耸立于后院的中央,碑廊环揽后院,文臣武将廊分居两侧,曲径通幽,环境优雅。景区内还有著名三国古遗迹二十余处,如蜀国中军帐遗迹壑落城,蜀军大本营九龙山,蜀军下原取水的古道十三盘,取水之泉诸葛泉、司马懿拜将台,妇孺皆知的葫芦峪等。景区自1983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参观者络绎不绝,声名远扬海内外,1991年命名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已成为陕西关中西部著名的旅游胜地,年接待中外游客15万人次。
  诸葛亮庙始建于唐代,庙宇坐南朝北,耸峙原头,雄伟壮观,进入金碧辉煌的山门,依次是高大的献殿、正殿、八卦亭、屋檐脊兽,千姿百态,墙壁彩绘,绚丽夺目。献殿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岳飞手书的前、后《出师表》碑刻,由40块二尺见方的青石连缀而成,表文语出肺腑,文笔出众;笔法奔放苍劲,流利酣畅;镌技高超,形同真迹,人称“三绝”碑。后院是柏林竹园,草坪花坛,四季如春,清爽洁净,诸葛亮衣冠冢幽居柏林之中,精巧美观的落星亭耸立于后院的中央,碑廊环揽后院,文臣武将廊分居两侧,曲径通幽,环境优雅
  来到五丈原诸葛亮庙前,您立刻会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因为这里就是中国古代智慧人物化身诸葛亮陨身之地。诸葛亮复姓诸葛名亮,字孔明、号卧龙先生。他虽智慧超人、用兵入神却还是壮志难酬。诸葛亮病逝后,人们为了便于祭奠,在这里修建了诸葛亮庙。
  迎面歇山清式建筑的山门上方一块竖匾悬于正中,上书”五丈原诸葛亮庙”七个鎏金大字,前柱上挂”一诗二表三分鼎,万古千秋五丈原”对联,简洁的概括诸葛亮的一生。门侧两壁绘有颜严、黄忠两员老将的画像,门里檐前悬”伐曹魏名留汉简,出歧山气吞中原”对联。两侧魏延、马岱塑像威然站立,他们披挂整齐、手持兵刃、威风凛凛似在随时准备迎战来犯的魏军,又像在为营中休息的诸葛丞相守护。院中一棵造型奇特的槐树迎风傲立,此树分两叉下分上交,其中一叉又分三枝,三枝向上又合三为一,即两叉三枝,它好像在诉说当年刘关张兄弟三人生死与共、诸葛亮一心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故事。因此树形世所罕见所以成为庙内三景之一。树两旁钟鼓楼相对而望,重修于清嘉庆13年。西为钟楼,上书”声闻于天”,内置大钟一口,直径2米,高2米,重2吨。东为鼓楼,上书”空谷传声”,内大鼓直径1.5米,高1.7米。
  正对山门是硬山式建筑的武候献殿,它最早建于元初年,现存为清光绪年间重修。献殿檐下悬”五丈秋风”巨幅牌匾,前柱上挂”三顾许驰驱,三分天下隆中对;六军彰讨伐,六出歧山纲目书”对联,将诸葛亮戎马半生尽收联中。檐上架一直径0、6米,长16米的一根杨木通檩,因其通直无曲、粗细均匀,故而成为诸葛亮庙的又一景。献殿内山墙上绘《三国演义》故事,壁间镶嵌岳飞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因诸葛亮〈〈出师表〉〉言出肺腑、感人至深,为后人千古传诵,堪称世之一绝;岳飞当年南归过南阳时有感于自己与诸葛亮心情相投,故此挥泪走笔的澎湃心情无不渗透在字里行间,其书法劲健飘洒、气势磅礴,明太祖朱元璋言其书法”直而不曲,书如其人”,叹为稀世墨宝,为其第二绝;后由清代西北驰名的石匠樊登云刻于石上,他的刀功娴熟随笔走刃,形同真迹,亦为一绝,故此碑被称为诸葛亮庙三绝碑。
  穿过献殿有一八角攒尖顶的八卦亭,亭后为武侯正殿,大殿檐下悬”英名千古”金字大匾,前柱挂冯玉祥将军书的”成大事以小心一生谨慎,仰风流于遗迹万古清高”对联,表达了他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大殿前檐的两棵中柱尤为注目,柱子未添加任何色彩,柱子上的纹路清晰可辨,它们酷似一龙一凤头朝下盘于柱子之上,这两根柱子为云楸木所造,纹路奇特、绝世无双成为诸葛亮庙第三景。大殿内诸葛亮羽扇纶巾、神态祥和,一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气度。关兴、张苞、王平、廖化、站立两厢似在倾听丞相密授计谋。大殿的两侧分别配祀姜维和杨仪,配殿墙壁上绘有三国历史故事彩画。
  大殿后西侧为诸葛亮衣冠冢,墓的简单实为后世楷模。大殿正后方为落星亭,亭内有一形状独特的石头。据说它是当年诸葛亮病逝时从天上落下来的”将星石”。将星亭两侧为文臣武将廊,塑的是诸葛亮生前所喜爱的五文五武共十位大臣。
  在五丈原诸葛亮庙里与诸葛丞相被陪祀的蜀国文臣将领很多,但都是后蜀国时期的人物,是以诸葛丞相为核心的蜀国人物。
  祭祀诸葛丞相正殿两侧分别陪祀的是文臣杨议、武将姜维,在正殿中分侍诸葛丞相两旁的是张苞、廖化;王平、关兴
  五丈原诸葛亮庙后院建有文臣武将廊,分塑文蒋琬、费祎、李福、李恢、杨顒;武马忠、张翼、吴懿、吴班、张嶷。看到这里想起一句话: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心中感叹:以诸葛丞相大才,手下再有无数大将英雄可供差遣,大汉何愁不会复兴。
  五丈原诸葛亮庙后院还有一处圣迹。在庭院正中建有一亭,中供一块别样的石头,这是一块大石、中又镶嵌了若干小石的一块奇石。东晋有书《晋阳秋》记: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流,投于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后人以为,这陨落的赤星就是诸葛丞相的将星,这块奇石就是这颗将星。实际上,五丈原周边确实有地名落星坡、落星湾、落星乡。
  五丈原诸葛亮庙后院建有诸葛丞相的衣冠冢,冢建于三国末年,明嘉靖年间获得重修。重修时加建石栏槛二十八桩,喻诸葛丞相自隆中出到陨落五丈原辅佐刘备父子二十八年。
  五丈原诸葛亮庙山门北开,诸葛亮衣冠冢墓碑却向南而立。有传,这是蜀国将士刻意而为:诸葛丞相虽然逝去,祈愿丞相英灵时时眷顾蜀国子民。

(more…)

23 3 月, 2016

2016-03-23乡下随拍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10:19 上午

(more…)

22 3 月, 2016

2016-02-25摩旅三秦大地行之法门寺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10:24 上午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10公里,西距宝鸡市90公里,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约有1700多年历史,有“关中塔庙始祖”之称。佛寺院的大门,由于佛寺院多居山林,故名“山门”,一般是三门而立,中间大两边小,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故“山门”也称“三门”,也以山门做寺院的别称。寺院是持戒修道求至涅盘人居地,故由三门入。三门俱开,从信门入。凡夫圣贤人,平等无高下,只在心垢后,取证如反掌。前殿始建于民国28年(1939年),为仿效明清建筑,内塑华严三圣,韦驮天将及十八罗汉像。
  1981年8月24日,宝塔半边倒塌。1986年政府决定重建,1987年2月底重修宝塔。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从地涌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在沉寂了1113年之后,2499件大唐国宝重器,簇拥着佛祖真身指骨舍利重回人间!地宫内出土的稀世珍宝,不论在中国社会政治史、文化史、科技史、中外交流史、美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上,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法门寺地宫的发现是继半坡、秦兵马俑之后我国又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是世界文化史上一件幸事2001年博物馆又新建成四大陈列“法门寺历史文化陈列”、“法门寺佛教文化陈列”、“法门寺唐密曼茶罗文化陈列”、“法门寺大唐珍宝陈列”和“法门寺唐代茶文化陈列”。

(more…)

16 3 月, 2016

2016-02-25摩旅三秦大地行之灵台县–麟游—法门镇途中风光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1:21 下午

(more…)

潘毅:龙煤集团双鸭山矿业工人状况调查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4:55 上午

  摘要:作为这些国有企业的真正经济主体,在企业发展和改革道路的选择 上,矿工们却无法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他们的身影甚至无法走入公众的视野,此后的命运无论是回归国家还是抛入市场,他们也只能被动地承受。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只有当矿难发生,人们才会关注煤矿工人,他们似乎早已成为被历史遗忘的“沉默多数”。近年来一系列矿难事故的发生,使我们不难想象煤炭工人的生产和生活——漆黑一片的矿井、满脸煤灰与汗水。煤炭作为重要的能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发电、取暖以及各种化学材料的提取,都离不开煤炭。因此,无论在近代史上还是今天,煤矿工人都是中国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除了媒体对矿难的新闻报道之外,无数在矿井的黑暗中艰苦工作的煤矿工 人的真实生存状态却被忽略了。
  金融危机后,对煤炭等国有企业的抨击不绝于耳,有针对性地提出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自由市场主义,即认为只有市场才能实现货币、资本、土地、劳动力、技术等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①,强调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主张依靠自由市场,通过现代企业的管理制度打破垄断,为民间资本创造更加公平的竞 争环境②;另一种则是国家主义,认为国家或政府是一个具有相当理性与认知能力的自由行动者③,能够有效地弥补市场失灵的不足,实现较好的产业绩效④,所以 强化国家控制,进一步干预甚至垄断基础行业⑤,如煤炭、电力、石油、钢铁、铁路等。然而,作为这些国有企业的真正经济主体,在企业发展和改革道路的选择 上,矿工们却无法发出他们自己的声音,他们的身影甚至无法走入公众的视野,此后的命运无论是回归国家还是抛入市场,他们也只能被动地承受。
  一个省级大矿的煤炭工人生活缩影
  双鸭山矿区,一个长期无人问津的矿区。矿区小城不大,几条一千多米东西走向的马路横向铺开,排列在两边的是一幢幢20世纪80、90年代建起来的5 层宿舍楼,属于典型的老国企工人生活社区。小城东西两侧有两个较大的棚户区,住着1657户,共4411人。一座公园坐落在小城中间。宿舍楼、棚户区、公 园、学校和几个小商铺,承载了矿区工人所有社会再生产。
  矿区共有三个矿井,最大的建筑是办公大楼,矿区办公楼前,一座写着“矿工万岁”的石碑俨然耸立。旁边疏落着专家培训楼、招待所、三个矿井工作间、煤站等,工人每天都在这些地方忙碌着。经过20多年的开采,现在井面已经深至700米至1200米。矿区鼎盛的时候,有近7000名工人。如今,产量减少, 矿区职工已不足5000人了。工人告诉我们,矿已挖至第三层,再过20年这个矿就会挖空了。
  2013年7月下旬,我们对龙煤集团煤炭工人状况进行了调研。龙煤集团成立于2004年,整合了黑龙江4个煤城的41个国有重点煤矿。现有员工26.6万人,是黑龙江省属最大国有企业,中国500强企业。它下设9个分公司,包括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
  在煤炭工人的生活中,必须每时每刻面对工资低、工时长、压力大、工伤频发、职业病隐患等大大小小的挑战。在这个充满着挑战与生命力的东北小城,这里鲜活的经济生活、充满动力的劳动情景和工友间情同手足的深厚感情,使得任何一个主流经济学家的数字与图表都显得苍白无力。“经济”何尝是经济学家的专有名 词,它原来富有的人情社会和文化意涵,早已在专业化和精英化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剥落,也使得劳动者作为真正的经济主体一天一天地消逝。脱离了主体,经济 发展的话语就算再精美,也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家在做经济学研究时,往往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认为经济学说无贫富之分。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人们在看待任何一件事情的时候,都会不自觉地带上自身的阶级色彩,其实经济学说本身也是带着阶级色彩的。这一点,恩格斯早已指出:“政治经济学的产生是商业扩展的自然结果,随着它的 出现,就有了一整套成熟的官许的欺诈方法、一门完整的发财致富的科学来代替那简陋的非科学的生意经。”⑥恩格斯一针见血地点明了政治经济学的本质就是“发 财致富”的科学,是资本家发财致富的学说。
  对于这样的经济研究状况,经济学家舒尔茨提出了“穷人经济学”。他曾明确指出,“虽然经济学家们已经对经济稳定和经济增长作了大量研究,但在经济学 中却仍然缺乏带有理论色彩的贫困问题的专门研究······经济学家没能形成一种理论以指导贫困状况的经济组织和分析工作。”⑦不同于传统经济学家将研究的重点放 在资本扩张、经济指数增加这些领域,他开始注意到经济发展中的人,特别是底层的穷人。他的“穷人经济学”不是一种经济学说,而是一种价值取向。 (more…)

15 3 月, 2016

中国经济下行将导致的后果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11:28 上午

  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成为一个难以扭转的趋势,突出表现在工业产能大量过剩、对外出口显著下降、“僵尸企业”不断增加、中小企业倒闭、资本外逃有增无减、失业人数快速增加等。
  最新的官方统计数据表明,在增长下滑的同时,通货膨胀开始发威。这种被称为“滞涨”的经济增速下滑和通货膨胀同时出现的现象最令政策制定者头痛,它显示经济困难的顽固性,也意味着政府手中的政策手段越来越少。
  为了应对经济困难,在多项货币政策失灵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不得不大幅度增加财政赤字,以至于下一个年度的财政赤字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今天出现的经济困难有多重原因,既有世界市场变化对中国作为出口大国的负面影响,也有长期累积的结构性和制度性矛盾,更有当前的政策制定者和经济管理部门的错误。
  无论导致今天经济困难的原因是什么,中国人将不得不面对经济困难所来带的社会和政治影响。
  在中国,这些影响是多层次的:第一个层次,由企业倒闭和大量失业所带来的社会动荡;第二个层次,以危机应对为导火索的民众和政府之间、地方和中央之间、中央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激化;第三个层次,中国政府所依赖的所谓“北京共识”和“中国模式”的破产,从而引起对现行的政治经济管理制度的全面质疑。
  第一个层次的影响已经显现。在“两会”之前和期间发生的黑龙江煤矿工人和广东钢铁工人的大规模示威的报道引起广泛的关注,其实类似的示威在中国各地几乎每天都在发生。这些事件显示,中国经济下行首先冲击的是新近的失业人群和那些即将倒闭的企业里的领不到工资的人群。 (more…)

13 3 月, 2016

2016-03-13悲催的浪门之旅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1:28 下午

  今天去转亲戚,去发现不在家,也浪亲戚去了,又去亲戚家找,跑了两座山,山上的塘土那个厚,可惜我新换的链条没跑几天就被土泥的不像样子了。

(more…)

« Newer PostsOlder Posts »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