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迷博客 爱好摩托车旅行的人

20 3 月, 2015

2014-03-26摩旅陇西陇西仁寿山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2:38 上午

  陇西仁寿山森林公园前身为仁寿山公园,1997年晋升为甘肃省省级森林公园。仁寿山公园树木葱笼、殿堂林立、凉亭巧布,成为游人踏青游览、逢节聚会的旅游胜地,每年农历四月初八日的“李氏祭祖节”、“朝山会”在这里举行。
  仁寿山公园,依山附势,随峰就险,以绿为主,点缀景观,分为园前区、科普区、文娱活动区、文化古迹区、森林游览区、生态区、游乐区等7区。园前区,巍然屹立的仁寿山大门牌坊,一展陇西古建雄风,门前的汉白玉拱桥,再现了黄土地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园前区西侧有312级石阶段登道直通山腰八角亭,平添了登山览胜、强身健体的情趣。
  山上游览区东有道教三清殿,西为佛教十方寺,旅居缅甸华侨付凤英捐赠的三尊玉佛莅位。陇西堂”陈设东院大殿,为研究甘肃省四大文化之一的陇西李氏恋恋不舍架起了联谊桥梁。中院为曲径游廊,雄居仁寿山巅的八角 楼,古朴典雅,登上楼顶,东西两川尽收眼底,巩昌古城一览无余。万株侧柏、云杉、国槐把仁寿山装扮得香氧氤,风景宜人,牡丹、芍药、月季、菊花、大丽花、唐菖蒲、荷花、盆景,竞相吐艳,吸引着万千游客。

(more…)

2014-03-26摩旅陇西文峰塔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2:25 上午

  陇西文峰塔位于素有“旱码头”之称的陇西县文峰镇渭河南岸的二级台地上。该塔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是一座底座直径6米,高34米的七级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1985年,陇西县人民政府拨款维修,翻瓦塔顶,填补裂缝,加铁匝4圈(1—4层),混凝土浇灌塔基。八脊攒顶,角悬风铃,塔的顶端立—钵体瓦瓶。文峰塔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曾因雷击塔顶部分裂损进行过维修。

(more…)

2013-04-11摩旅皋兰什川赏梨花之桑园子峡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2:07 上午

  桑园峡是黄河东出兰州后遇到的第一道峡谷,这里峭壁耸立,最窄处仅仅有7.5米。在汉代桑园峡名叫葵园峡。明肃王迁兰州后,在葵园峡南岸开辟桑园,人们就把这里叫做桑园峡。也有一说,这一带峡谷极其狭窄,如同人的“嗓眼子(咽喉)”,时间长了人们依其谐音,称为桑园子峡。

(more…)

2014-07-04摩旅兰渝铁路岷县过境段的桥墩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1:59 上午

(more…)

2014-03-26摩旅渭源灞陵桥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1:52 上午

  灞陵桥,桥梁名称,著名的有河南灞陵桥和甘肃灞陵桥。
  甘肃灞陵桥位于定西市渭源县城,为纯木的卧式悬臂拱桥。初建于明洪武年(公元1368年)间,清同治末年(公元1875年)左宗棠部属梅开泰重建。以前所建皆为平桥,民国八年(公无1919年)仿兰州卧桥改建于原址。桥为南北坐落。全长40米,高15.4米,宽4.8米,曲跨29.5米,共13间,64柱。桥面底部以每排10根粗壮圆木并列11组,从两岸桥墩底部逐次递级,上有屋瓦可遮风雨。
  灞陵桥桥身高耸,桥面为三道阶梯状通道,中宽边窄,且有扶手栏杆相配,既可远眺,又助攀登。桥两端建有飞檐式廊房,四角抖起,脊耸兽飞,似巨龙凌空而起,颇为壮观。以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艺术风格,闻名全国。桥两端有历代名人左宗棠、孙科、杨虎城、于右任、蒋介石的诗、词、联名和题字。

(more…)

2014-03-26摩旅陇西威远楼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1:35 上午

  威远楼位于陇西县城中心,是陇上著名古建筑,它巍峨壮丽,气魄非凡,屹立于陇西县城什字中心。因其年代久远和构造精妙,成为陇西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象征。
  威远楼始建于北宋仁宗年间。皇佑四年,出于加强武备,韩琦在城东一里处建一楼,起名威远楼,是威震远方之意。到了元初,汪世显父子扩建城桓时,将威远楼移建城中。公元1341年,官府把计时的铜壶滴漏及报时的更鼓置于楼上,因此俗称鼓楼。
  明初,因楼木朽败,施工重记建。首先砌一巨型砖墩台基,台基之上架木构筑高楼,其外观更加雄伟,故改名为雄镇楼。清康熙55年加以扩建,改修为砖基三层木构楼,成为现今模样。并将错就错1102年所铸铜钟移置楼上,击之声闻四达十余里,俗明钟鼓楼。
  威远楼至今有900多年历史,经历代维修和扩建,现该楼基座高11米,长27米,宽17米,楼高15米,通高26米。前后高悬“巩昌雄镇”“声闻四达”巨匾。整座三层四面,飞檐如翼,雄伟壮丽。
  1958年以来,陇西县政府组织人力多次对威远楼维修,雕梁画栋,丹青彩绘,焕然一新,为陇西一雄伟建筑。逢年过节,游客可登楼远眺,鸟瞰县城全貌。威远楼为省级保护文物。

(more…)

19 3 月, 2015

2014-03-26摩旅武山县山丹四八四一工程烈士陵园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2:30 下午

  要说这个“四八四一工程”估计知道的人不多,但要说起贺家店,天兰铁路线上知道的人很多,是属于备战时期修筑的山洞军需仓库,有一条数公里长的专用线从贺家店车站引出,在山丹乡穿村进入峡谷,三座独立的神秘洞窟就沿铁路线依次排开,隐藏在大山深处。“四八四一烈士陵园”就是为纪念七十年代那些为修筑战备山洞而显出生命的英雄们的,同时显示出当年工程的艰辛,也是武山县的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值得我们缅怀追思!

(more…)

2014-03-26摩旅武山县山丹印象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2:13 下午

(more…)

2014-03-26摩旅庞德故里—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庞家洼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2:02 下午

  庞德,字令明,南安狟道(今甘肃陇西东南)人。谥曰壮,三国时魏国名将。少为郡吏州从事。初平中,从马腾击反羌叛氐。数有功,稍迁至校尉。建安中,太祖讨袁谭、尚於黎阳,谭遣郭援、高干等略取河东,太祖使钟繇率关中诸将讨之。德随腾子超拒援、干於平阳,德为军锋,进攻援、干,大破之,亲斩援首。拜中郎将,封都亭侯。后张白骑叛於弘农,德复随腾征之,破白骑於两肴间。每战,常陷陈却敌,勇冠腾军。后腾徵为卫尉,德留属超。太祖破超於渭南,德随超亡入汉阳,保冀城。后复随超奔汉中,从张鲁。太祖定汉中,德随众降。太祖素闻其骁勇,拜立义将军,封关门亭侯,邑三百户。侯音、卫开等以宛叛,德将所领与曹仁共攻拔宛,斩音、开,遂南屯樊,讨关羽。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仁使德屯樊北十里,会天霖雨十馀日,汉水暴溢,羽乘船攻之,德与麾下将一人,五伯二人,弯弓傅矢,乘小船欲还仁营。水盛船覆,失弓矢,独抱船覆水中,为羽所得,立而不跪。羽劝德降,德怒骂之,遂为羽所杀。太祖闻而悲之,为之流涕,封其二子为列侯。文帝即王位,谥曰壮侯。 (more…)

2014-07-04摩旅漳县遮阳山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1:47 下午

  遮阳山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攀岩队训练基地,漳县贵清山国家森林公园主要景区之一,因“日出而为山所蔽”得名。古有岷州“小崆峒”之称,由西溪、东溪和夷门山三个景区组成。西溪由金家沟和若干贫峡组成,全长7.5公里,为全山的旅游精华所在。境内主要有临溪巨石、芸叟洞、三醉石、题诗崖、仙人祠、青羊洞、八音井、常家洞、锡庆寺、哈蟆石等历史胜迹和风景50余处。西溪各景点有宋、明两朝名人题刻多处,因年代久远,字迹已模湖不清。但北宋著名诗人张舜民题刻的“西溪”和“芸叟洞”仍清晰可见,标明了张舜民曾官司拜吏部侍郎,以清政廉明著称,因刚直敢言而被贬逐,后流寓至遮阳山,可见在北宋时,这里已成一大名胜。
  相传,明代著名道士、武当山疲乏教瑟道拳创始人张三丰在宝鸡金台观“失踪”以后,云游至岷州“小崆峒”,在此专心修道,亦传播佛道合一的教义思想,最后跃入龙潭,或曰在山内玉笋峰羽化成仙。三丰羽化遮阳山的故事又为这里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more…)

« Newer PostsOlder Posts »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