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援,东汉陕西扶风茂陵人,是当时的名将,官拜伏波将军。一生南征北战。马援没有韩信张良的智慧,也没有项羽吕布的勇猛,却因为他以六十二岁的高龄依然随军征讨,不幸出师未捷身先死,终为马革裹尸还。实践着自己马革裹尸而还的话语,那“马革裹尸”的豪言壮语而彪炳千秋,成为世代中国军人的楷模。但我们却永远记住了这位可敬的老将军。
更有台湾马英九,一般人都知道其祖籍是大陆湖南衡山,但马英九曾说:他的真正祖籍在大陆陕西扶风,他们一家都是东汉名将马援的后代。明朝年间,马援后裔有一支族人移居到湖南衡山,那里成了马英九一家的“第二故里”。2002年,当陕西新闻界访问台湾时,马英九曾主动会见代表团成员,说明自己的祖籍情况,与成员们沟通乡谊。
又据《汉书》记载,马援到过荔浦。当年马援带兵平定了交址的叛乱起义(交址是西汉所建立的一郡,包括越南北部及广西南部的一部分土地),繁荣了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了民众生活环境,人们怀念马援,到处立庙建祠,在桂林伏波山上也建祠塑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