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天水县志》记载,文庙据传为元大德六年(公元1302年)建。明、清两代修葺次数频繁,明洪武初曾重建,宣德时知州李享,嘉靖七年(公元1531年)知州王卿等又先后营工重修。后经清康熙、乾隆、咸丰、光绪及民国十四年(1925年)共八次重修,其庙制益臻宏伟完善。此时庙制,县志记载:上为大成殿,左为崇圣宫,月台前左右各有东西庑九间,前为戟门,外为泮池,东有名宦祠,西有乡贤祠,再前有棂星门,外为垣,东西各一门,门外东西各建一坊。现庙内建筑除大成殿保存基本完整外,其余建筑多已改换。
大成殿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淳朴浑坚,高大巍峨,飞檐起翘,琉璃瓦脊。面阔二十点七米,进深十六点二米,大殿坐落在月台上,殿前古柏苍劲挺拔,映衬得大殿更为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