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土司衙门坐落在永登县境内大通河上游河畔—连城镇。整个建筑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布局严谨,一进数院,气势威严,雄伟壮观,雕梁画栋,绚丽多彩,俗称“三十六院、七十二道门”,颇具王侯气魄,有“小故宫”之称,是甘青边界众多土司衙门中最具宫殿风格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重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莫土司衙门、四川省马尔康县卓克基土司官寨、贵州省毕节县大屯土司庄园、云南省孟连自治县刀土司衙门和宁蒗自治县阿土司衙署,都是全国现保存完整的土司建筑,其中尤以鲁土司衙门保存最为完整。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8 4 月, 2015
2015-03-17摩旅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鲁土司衙门
永登鲁土司衙门,是明王朝为安置元代宗室而设置的。据连城鲁土司家谱记载,永登鲁氏始祖脱欢,是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后代,为元始祖忽必烈的侄重孙,系元朝宗室,曾被封为安定王兼平章政事。元末,元顺帝仓皇逃亡漠北,脱欢被明军隔断,遂流落河西。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脱欢降明,被安置在连城。脱欢是永登连城鲁土司系的一世土司。尽管,定居了,但鲁土司及其部属们还是有相当的战斗力,多次跟随明军出征。永乐二十一年因脱欢之孙三世土司失伽屡有战功,升指挥同知,永乐帝给失伽赐姓为鲁,名鲁贤。一支元代宗室就此在甘肃落地生根。鲁土司共传十九世,至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改土归流”后被废除,历时562年。
鲁土司衙门坐落在永登县境内大通河上游河畔—连城镇。整个建筑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布局严谨,一进数院,气势威严,雄伟壮观,雕梁画栋,绚丽多彩,俗称“三十六院、七十二道门”,颇具王侯气魄,有“小故宫”之称,是甘青边界众多土司衙门中最具宫殿风格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重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莫土司衙门、四川省马尔康县卓克基土司官寨、贵州省毕节县大屯土司庄园、云南省孟连自治县刀土司衙门和宁蒗自治县阿土司衙署,都是全国现保存完整的土司建筑,其中尤以鲁土司衙门保存最为完整。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土司衙门坐落在永登县境内大通河上游河畔—连城镇。整个建筑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布局严谨,一进数院,气势威严,雄伟壮观,雕梁画栋,绚丽多彩,俗称“三十六院、七十二道门”,颇具王侯气魄,有“小故宫”之称,是甘青边界众多土司衙门中最具宫殿风格的古建筑群。始建于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重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莫土司衙门、四川省马尔康县卓克基土司官寨、贵州省毕节县大屯土司庄园、云南省孟连自治县刀土司衙门和宁蒗自治县阿土司衙署,都是全国现保存完整的土司建筑,其中尤以鲁土司衙门保存最为完整。1981年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5-03-17摩旅兰州市永登县连城镇鲁土司衙门已关闭评论
16 4 月, 2015
会宁民居—百年老宅惠家庄
惠,当地人念xi,写法是上‘亩’下‘心’,翻阅了相关字词典没有这个字。现在公本上写‘葸 xi’。
惠家庄,坐落在甘肃省会宁县白草塬乡,总堡村,惠家庄社。是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庄院。由于时间和民国九年固原大地震的原因,地震之后又原样翻修,并一直居住至今,让我们现在有机会目睹一百多年前西北民居的建筑艺术。目前是我所见会宁整体保存完整,并且其后人居住的最有研究价值的民居建筑。
走进庄院要通过三道门,第一道门离庄院约有30米,现在比较残破,民间都叫二院子门或者前院门,只有上面的木雕可以见证先前的历史。
庄院以生黄土为原料夯土筑墙,正方形,癸山丁向(坐北偏東向南偏西),外墙边长24米,高5米。墙基很厚实2米宽,墙顶宽1.5米,在强顶的外边缘,原来还有高1.3米的稍墙,现在由于年代久远坍塌了。这种厚实高大的庄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防匪袭击,在冷兵器时代保全了家人的生命以及财产。
第二道门是庄院的大门,被安放在庄院南墙的正中间。大门下为石基,两侧的墙体用青砖砌成,上面还有精美的砖雕装饰。在大门的正上方有一‘名彪天府’的匾额,没有落款,不知何人所为。
走进大门紧连着一个过厅,过厅两边各为一为耳室。穿过过厅,有一屏风门,现在已经不存在,这便是第三道门。主人说门被卸掉搁置保存,以前是安装在上面,平时是不开,当有身份的客人来时才被打开。家人以及一般的客人出入就走两边的侧门。
庄院的正北是主房,也叫上房,其结构当地人叫:“深门浅窗”,也叫:“锁子皮袋(tai)”,因其形状像一个古式锁子而得名。
主房是土木砖石结构,有八个明柱,四个暗柱,柱子下面都有柱顶石,房顶都是松木椽子松木梁。有一对承载重量的横梁,传统名字叫顺水,顺水上有两个柱子,其中一个柱子下面有精美的木雕祥云装饰。门窗是属于四门八窗结构,上有精美的木雕。门的两边和窗户下面用方砖雕砌成,上有龙凤呈祥的雕饰。
惠家庄民居建筑的另一亮点是木雕和砖雕,在题材上以祥云、蝙蝠、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王祥卧冰、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松柏、兰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鲤鱼等寓意吉祥和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表现了西北人民的传统美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惠家庄,这种民居院落坐北向南,显示了西北人的周正厚重。其房屋建筑很是讲究大气,采光好,环保绿色,冬暖夏凉,是会宁很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也是会宁民居建筑艺术的活历史。
惠家庄,坐落在甘肃省会宁县白草塬乡,总堡村,惠家庄社。是一座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庄院。由于时间和民国九年固原大地震的原因,地震之后又原样翻修,并一直居住至今,让我们现在有机会目睹一百多年前西北民居的建筑艺术。目前是我所见会宁整体保存完整,并且其后人居住的最有研究价值的民居建筑。
走进庄院要通过三道门,第一道门离庄院约有30米,现在比较残破,民间都叫二院子门或者前院门,只有上面的木雕可以见证先前的历史。
庄院以生黄土为原料夯土筑墙,正方形,癸山丁向(坐北偏東向南偏西),外墙边长24米,高5米。墙基很厚实2米宽,墙顶宽1.5米,在强顶的外边缘,原来还有高1.3米的稍墙,现在由于年代久远坍塌了。这种厚实高大的庄院,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功能,就是防匪袭击,在冷兵器时代保全了家人的生命以及财产。
第二道门是庄院的大门,被安放在庄院南墙的正中间。大门下为石基,两侧的墙体用青砖砌成,上面还有精美的砖雕装饰。在大门的正上方有一‘名彪天府’的匾额,没有落款,不知何人所为。
走进大门紧连着一个过厅,过厅两边各为一为耳室。穿过过厅,有一屏风门,现在已经不存在,这便是第三道门。主人说门被卸掉搁置保存,以前是安装在上面,平时是不开,当有身份的客人来时才被打开。家人以及一般的客人出入就走两边的侧门。
庄院的正北是主房,也叫上房,其结构当地人叫:“深门浅窗”,也叫:“锁子皮袋(tai)”,因其形状像一个古式锁子而得名。
主房是土木砖石结构,有八个明柱,四个暗柱,柱子下面都有柱顶石,房顶都是松木椽子松木梁。有一对承载重量的横梁,传统名字叫顺水,顺水上有两个柱子,其中一个柱子下面有精美的木雕祥云装饰。门窗是属于四门八窗结构,上有精美的木雕。门的两边和窗户下面用方砖雕砌成,上有龙凤呈祥的雕饰。
惠家庄民居建筑的另一亮点是木雕和砖雕,在题材上以祥云、蝙蝠、龙凤呈祥、和合二仙、刘海戏金蟾、王祥卧冰、三阳开泰、郭子仪作寿、麒麟送子、狮子滚绣球、松柏、兰花、竹、山茶、菊花、荷花、鲤鱼等寓意吉祥和人们所喜闻乐见的内容为主,表现了西北人民的传统美德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惠家庄,这种民居院落坐北向南,显示了西北人的周正厚重。其房屋建筑很是讲究大气,采光好,环保绿色,冬暖夏凉,是会宁很有地方特色的民居建筑,包含的信息量很大,也是会宁民居建筑艺术的活历史。
13 4 月, 2015
2014-07-05摩旅甘南行之夏河桑科草原
桑科草原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境内,距夏河县城拉卜楞西南10公里,有公路直通。桑科草原属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积达70平方公里,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业基地之一。
桑科草原是桑科乡达久滩(“跑马滩”之意)草原的一部分,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桑科草原有大夏河水从南到北徐徐流过,水草丰茂,风景优雅,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一派自然田园风光。桑科草原历来为藏族人民的天然牧场。
桑科草原位于甘南夏河县城,海拔3100左右,是传说中格萨尔王祭奠神灵的地方。
桑科草原是桑科乡达久滩(“跑马滩”之意)草原的一部分,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桑科草原有大夏河水从南到北徐徐流过,水草丰茂,风景优雅,蓝天白云下牛羊成群,一派自然田园风光。桑科草原历来为藏族人民的天然牧场。
桑科草原位于甘南夏河县城,海拔3100左右,是传说中格萨尔王祭奠神灵的地方。
2014-07-05摩旅甘南行之夏河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中国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大夏河岸边,是位于大经堂旁的下续部学院的佛殿,本名噶丹夏珠卜达吉益苏奇贝琅,简称扎西奇寺,拉卜楞由拉章音变而来,意为活佛大师的府邸,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被世界誉为“世界藏学府”,鼎盛时期,僧侣达到4000余人,1980年对外开放旅游,1982年被列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整个寺庙是现存最古老也是唯一的第一世嘉木样活佛时期所建的佛殿。拉卜楞寺在历史上号称有108属寺,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目前拉卜楞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
12 4 月, 2015
2014-07-04摩旅甘南行之合作米拉日巴佛阁
位于合作市北侧的山根,巍然矗立着一座四方形石砌楼阁,与周围的建筑物相比,它拔地而起的高度和不凡的气势,可谓是鹤立鸡群了。它就是著名的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九层佛阁,俗称“九层楼”。
早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被称为米拉日巴化身的洛桑达吉上师,在此地原有一座佛塔的基础上,仿照米拉日巴在洛扎亲自建造的九层楼阁的造型,新建了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但这座古老的佛阁毁于文革。1986年,随着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米拉日巴佛阁于1988年动工重建。至1992年,这座总面积411日平方米,高40余米的九层佛阁竣工开光,重现昔日风采。
佛阁的第一层佛殿中央塑有弥勒佛,左右两侧为文殊菩萨和金刚手大势至菩萨。左右两侧还有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菩萨、米拉日巴、释迦牟尼、药师、白度母、尊胜佛母、无量寿佛、千手千眼白伞盖、绿度母、智度佛母、阿众佛、狮子吼等佛侮。大殿东西两壁,还有许多生动精美的塑像,有的是佛,有的是大成就者,也有著名藏王。 第二层佛殿中央是宗喀巴及其弟子克珠杰和嘉曹杰;第三层中央是藏族群众崇奉的师君三尊一莲花生、希瓦措、赤松德赞;第四层中央是密宗事部三怙主一佛部文殊、莲花部观世音、金刚部金刚手佛等。 所有佛像中,有以米拉日巴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以喜金刚为主的密乘四部的众多本尊佛像,一至九层,共有佛像总数为1270尊,佛阁大院四周的外围装有铜制的嘛呢经教130个,佛阁大院围墙顶部建有小佛塔1500个,每个佛塔高约两肘。九层佛阁前,又修建宝塔一座,与佛阁遥相呼应。
早在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被称为米拉日巴化身的洛桑达吉上师,在此地原有一座佛塔的基础上,仿照米拉日巴在洛扎亲自建造的九层楼阁的造型,新建了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但这座古老的佛阁毁于文革。1986年,随着民族宗教政策的落实,米拉日巴佛阁于1988年动工重建。至1992年,这座总面积411日平方米,高40余米的九层佛阁竣工开光,重现昔日风采。
佛阁的第一层佛殿中央塑有弥勒佛,左右两侧为文殊菩萨和金刚手大势至菩萨。左右两侧还有千手千眼大悲观音菩萨、米拉日巴、释迦牟尼、药师、白度母、尊胜佛母、无量寿佛、千手千眼白伞盖、绿度母、智度佛母、阿众佛、狮子吼等佛侮。大殿东西两壁,还有许多生动精美的塑像,有的是佛,有的是大成就者,也有著名藏王。 第二层佛殿中央是宗喀巴及其弟子克珠杰和嘉曹杰;第三层中央是藏族群众崇奉的师君三尊一莲花生、希瓦措、赤松德赞;第四层中央是密宗事部三怙主一佛部文殊、莲花部观世音、金刚部金刚手佛等。 所有佛像中,有以米拉日巴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以喜金刚为主的密乘四部的众多本尊佛像,一至九层,共有佛像总数为1270尊,佛阁大院四周的外围装有铜制的嘛呢经教130个,佛阁大院围墙顶部建有小佛塔1500个,每个佛塔高约两肘。九层佛阁前,又修建宝塔一座,与佛阁遥相呼应。
11 4 月, 2015
2014-05-17摩旅兰州市永登县苦水赏玫瑰
苦水玫瑰在永登县的栽植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据记载,在清朝道光年间,永登苦水李窑沟(现下新沟村)有个王姓秀才赴京赶考返回时从西安带回几株玫瑰,栽植在自家花园中观赏。由于极适宜当地的土壤和气候等环境,生长旺盛,枝多花繁、花香四溢、浓香袭人,深受人们的喜爱,想栽植的人越来越多,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家家户户采用分株法竞相栽植,不过数年,各家房前屋后、庭堂院落,都栽满了玫瑰。后发展到地埂、渠畔,主要以观赏为主,进而又陆续扩展到周边地区。由于玫瑰在永登县最早是在苦水引种,又在以苦水为代表的地区内长期栽植,经过人们的不断选育,最终形成了地方品种,因而习惯上称其为“苦水玫瑰”。
苦水玫瑰以它迷人的芳香而闻名于世界,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兰州市永登县出产的玫瑰花及玫瑰油都占到全国总量的50%以上,出油率万分之四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兰州永登被称为中国的“玫瑰之乡”。
猪驮山,原名萱帽山,位于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河西一公里处。
猪驮山,位于庄浪河畔、河西第一镇的苦水镇,原名”萱帽山”,是康熙御封的”渗金佛祖”得道圣地。始建于清康熙年间,300多年来,不断增修,已初具规模。尤其是2001年由”兰州猪驮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包经营以来,已累计投入600多万元,完善了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并铸造高21.95米铜质大佛一尊,冠西北铜佛之尊。此山气温势超拔,峰态耸峙;山下玫瑰花似海,游客来如潮。在清朝时就已是平番(即今永登县)八大胜景之一,与苦水”庄浪秋水”、”巨柳含烟”等胜景,一直为文人墨客吟咏不已。而今,猪驮山与被誉为兰州十大景观之一的”玫瑰花香”互相映衬,已成为省城市民旅游、避暑、朝山、拜佛后花园”。
苦水玫瑰以它迷人的芳香而闻名于世界,在全国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兰州市永登县出产的玫瑰花及玫瑰油都占到全国总量的50%以上,出油率万分之四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因而兰州永登被称为中国的“玫瑰之乡”。
猪驮山,原名萱帽山,位于永登县苦水镇苦水街河西一公里处。
猪驮山,位于庄浪河畔、河西第一镇的苦水镇,原名”萱帽山”,是康熙御封的”渗金佛祖”得道圣地。始建于清康熙年间,300多年来,不断增修,已初具规模。尤其是2001年由”兰州猪驮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承包经营以来,已累计投入600多万元,完善了景区旅游基础设施。并铸造高21.95米铜质大佛一尊,冠西北铜佛之尊。此山气温势超拔,峰态耸峙;山下玫瑰花似海,游客来如潮。在清朝时就已是平番(即今永登县)八大胜景之一,与苦水”庄浪秋水”、”巨柳含烟”等胜景,一直为文人墨客吟咏不已。而今,猪驮山与被誉为兰州十大景观之一的”玫瑰花香”互相映衬,已成为省城市民旅游、避暑、朝山、拜佛后花园”。
2014-10-01摩旅青海省李家峡水库
李家峡水库位于青海省尖扎县西北,是以发电为主,兼具灌溉、防洪等功能的大型水库。建于黄河干流,位于龙羊峡水库下游,刘家峡水库上游,毗邻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它给美丽古老的坎布拉风景区增添了一道特有的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