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磐安镇有顺口溜“三十铺下一盏灯,五十铺下紫金城,石家窑下鸡眼睛,四十铺下盛血盆”。“三十铺下一盏灯”就是指朱圉山堡,因其位居高峰,战略位置险要,遇兵变点火于堡内,则渭河川道区及南北两山群众皆知,如一盏信号灯。
22 3 月, 2015
2014-03-26摩旅甘谷西三十里铺朱圉山堡
甘谷朱圉山堡位于甘谷县磐安镇西三十里铺村东南朱圉山鸡儿嘴之上,堡子依山势而建,南高北低,不规则形状,最长处距离150米左右,最宽处70-80米,由北向南台阶状逐渐抬升,除了北侧有一处较宽台地外,其余台地都很窄,落差也很大,东北面借助朱圉山天然峭壁,没有修筑夯土墙,南北侧堡墙基本依靠切削黄土山崖外加夯筑而成,堡墙不是特别高,但是由于山势较陡,所以也是易守难攻之地。
甘谷磐安镇有顺口溜“三十铺下一盏灯,五十铺下紫金城,石家窑下鸡眼睛,四十铺下盛血盆”。“三十铺下一盏灯”就是指朱圉山堡,因其位居高峰,战略位置险要,遇兵变点火于堡内,则渭河川道区及南北两山群众皆知,如一盏信号灯。
甘谷磐安镇有顺口溜“三十铺下一盏灯,五十铺下紫金城,石家窑下鸡眼睛,四十铺下盛血盆”。“三十铺下一盏灯”就是指朱圉山堡,因其位居高峰,战略位置险要,遇兵变点火于堡内,则渭河川道区及南北两山群众皆知,如一盏信号灯。
2014-03-26摩旅甘谷朱圉山
朱圉山,为我国亘古之名山,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尚书·禹贡》与西倾、鸟鼠、太华连比而书,“禹敷水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曾历“西倾、朱圉、鸟鼠至于太华”。《汉书·地理志》冀注:“《禹贡》朱圉山在县南。”《水经注》:“朱圉山有石鼓,不击自鸣,鸣则兵起。”《太平寰宇记》:“朱圉山一名白贡山。”《明一统志》:“朱圉山在伏羌县南三十里。”《禹贡锥指》:“在今伏羌县南三十里,山色带赤。”由此可见,朱圉山历代有记。
朱圉山为秦岭支脉,层峦叠嶂,连峰耸峙,连绵于县西南者,皆可称为朱圉山。朱圉山极峰为石鼓,其脉北过艾家川,又拔地亘为十八盘,至古坡头分东、西、中三梁,蜿蜒北衍,绵亘渭南。西梁北尽处为天马山,中岭北尽处为旗鼓山,东岭北尽处为天门山。三岭呈叶状伸延,四通八达,磅礴于百里之间,岗峦纵横,群峰峻秀,随地异名。
主要山峰有石鼓山、碧云山、飞来山、龙台山、乌龙山、灵凤山、见龙山、无畏山、崎峪山、华盖寺山、天门山、旗鼓山、大像山、天马山、显龙山、雪岩山、石门山、凤台山、石臼山、挂剑山、六棱山、兴国山、鼍山等。
朱圉山为秦岭支脉,层峦叠嶂,连峰耸峙,连绵于县西南者,皆可称为朱圉山。朱圉山极峰为石鼓,其脉北过艾家川,又拔地亘为十八盘,至古坡头分东、西、中三梁,蜿蜒北衍,绵亘渭南。西梁北尽处为天马山,中岭北尽处为旗鼓山,东岭北尽处为天门山。三岭呈叶状伸延,四通八达,磅礴于百里之间,岗峦纵横,群峰峻秀,随地异名。
主要山峰有石鼓山、碧云山、飞来山、龙台山、乌龙山、灵凤山、见龙山、无畏山、崎峪山、华盖寺山、天门山、旗鼓山、大像山、天马山、显龙山、雪岩山、石门山、凤台山、石臼山、挂剑山、六棱山、兴国山、鼍山等。
2014-03-26摩旅陇西河浦山上的土墩
《陇西县志》(1988年版)记载:陇西历来除了干旱就是暴雨冰雹危害最大。陇西境内的冰雹一般起自大营梁、福星等地。其最初发源于青海高原东南部,经临夏临洮的马衔山而进入陇西的。主要路线有三条:一条是从大营梁入境,经通安驿、云田、和平、永吉入武山;另一条从西北方入境到福星梁加强南下经高楞、渭河、昌谷、宝凤入武山;再一条从德兴起源经柯寨、渭河、昌谷到宝凤消失。这三条路线的冰雹对陇西农田威胁甚大,危害程度最高。如果古代的官员要在河浦山上修筑风水建筑,最大的可能性也就是阻挡第一条路线的冰雹南下进入陇西县城。
2014-03-26摩旅陇西保昌楼
陇西保昌楼位于陇西县渭河北河浦山岘口。1883年,也就是清光绪九年,八月十八日,由巩昌知府颜士璋筹划,本地木匠莫长泰、泥工蔡全福、画工李元等修建.建筑为三层木楼,长宽各10米,高14米,一、二楼楼檐为四角形,三楼为八角攒顶式屋顶,共有廊柱32根,斗拱52朵,棂栏巧秀,飞檐翼然。在城里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同时也是陇西北川游人入城的第一景观。因为陇西古称巩昌,所以保昌楼也即保佑巩昌之意。
2014-03-26摩旅陇西保昌楼
陇西保昌楼位于陇西县渭河北河浦山岘口。1883年,也就是清光绪九年,八月十八日,由巩昌知府颜士璋筹划,本地木匠莫长泰、泥工蔡全福、画工李元等修建.建筑为三层木楼,长宽各10米,高14米,一、二楼楼檐为四角形,三楼为八角攒顶式屋顶,共有廊柱32根,斗拱52朵,棂栏巧秀,飞檐翼然。在城里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同时也是陇西北川游人入城的第一景观。因为陇西古称巩昌,所以保昌楼也即保佑巩昌之意。
2014-04-17游定西关川河景观带
关川河属于祖厉河支流。位于甘肃省中部,上游分东西二支: 东河源于定西通渭县华家岭,西河源于定西安定区内官营胡麻岭,两河在定西安定区城关镇汇合为关川河。西北流过巉口镇后,转为东北进入会宁县境,至会宁县郭城镇入祖厉河。这里的关川河景观带从定西北关开始,往北一直到修建中的定西公园,长度大约两公里左右,定西新城就位于关川河景观带的西部,这里现在也是定西人茶余饭后休闲之处。
2014-07-04摩旅陇西李家龙宫
李家龙宫(李氏祠堂)位于陇西县城北关、南安镇团结村的西北角,从位于城中心的威远楼沿北大街往北走,北大街尽头处可以看到龙宫步行街,穿过步行街即到李家龙宫门口。由于步行街尚在修建之中,只能从位于南安镇的主街道穿行进入。李家龙宫据考证始建于唐初,是唐代宫廷式古建筑群,是天下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至于是否李世民的御笔,无法考证)。
北天第一门(俗称头天门),这里是万历五年时任陇西知县的山东临邑人李汝相增建之后的最外围处的标志性建筑,牌楼上面有“仰弥高”的匾额,“仰弥高”《论语·子罕》,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在这里应该是指高不可及之意吧!从这里往里去看资料应该还有北天第二门、北天第三门,可惜都已不复存在,里面都成了居民区。
北天第一门(俗称头天门),这里是万历五年时任陇西知县的山东临邑人李汝相增建之后的最外围处的标志性建筑,牌楼上面有“仰弥高”的匾额,“仰弥高”《论语·子罕》,原文: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在这里应该是指高不可及之意吧!从这里往里去看资料应该还有北天第二门、北天第三门,可惜都已不复存在,里面都成了居民区。
2014-03-26摩旅武山洛门西旱坪遗址
西旱坪遗址位于甘肃武山县洛门镇西南,渭河二级台地之上,前临渭河,天定高速公路,东依大南河以及洛门到四门镇的省级公路(通往礼县),西南靠山,陇海铁路从西旱坪脚下环绕而过,西旱坪遗址整体呈三角形。根据考古发现断面处暴露灰层、灰坑、白灰面等遗迹,灰层约1米。出土器物以灰陶为主,亦有红陶和夹砂粗陶,纹饰有绳纹、篮纹和附加堆纹。另有石斧、石刀、石镰等生产工具。为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物。1971年采集到泥质绳纹陶豆1件,通高11厘米,夹砂红陶两1件,通高14厘米。均属周代文化遗存。遗址内还发现汉代和金代墓葬多处。据《宁远县志》记载,汉隗嚣避暑城宫建于遗址区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