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迷博客 爱好摩托车旅行的人

10 6 月, 2011

百团大战

Filed under: 未分类 — admin @ 3:31 上午

  1亿网购者支撑起的2000多亿网购市场,不再淘宝一家独秀。今年伊始,团购网的异军突起,打破了传统C2C和B2C的网购格局,也随即改变传统“宅在家”的网购消费习惯。团购的时兴背后,是网购的升级之机,而关税新规带来的压力、货不对板的诚信拷问,将是网购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传统C2C和B2C的网购格局,终于在2010年被众多团购网站的出现而打破,而宅在家网购的消费习惯也随之转变。
  艾瑞咨询发布的《2010年中国网络团购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与中国购物网站访问用户相比,中国团购网站的访问用户更集中于办公室白领、学生两大群体,且收入呈现“两极化”特点。苏会燕认为,出现此现象的原因与团购网站能够提供高性价比的商品以及“每日一团”的新奇方式有关。“现在团购还集中在一线城市,将来二三线城市逐渐铺开,还会吸引更多的人。”
  团购网站选择店铺,亦会承担店家不靠谱而连累网站信誉的风险。6月下旬,一家北京的团购网站推出43元购买电玩城游戏币的团购活动,1.3万余名网友购买此商品。8月29日,上百名网友前往该电玩城消费时,却发现电玩城已关张。网友聚集于电玩城门口,团购网站被迫同意,无论是否消费,都将如数退还43 元团购费。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2009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研究报告》显示, 48.7%的网民是通过亲朋好友推荐知晓购物网站的,用户在网购决策时最关注的外部信息是网上买家评论(43.3%)。在用户浏览商品时,使用通用搜索引擎和站内搜索商品的用户占比分别为27.1%和20.6%。
  罗兰·贝格咨询公司在《中国消费者报告2010》中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中国,“品牌意识”与“购买决策”受网络口碑的影响最大,56.3%的消费者最初是通过品牌的网络口碑认识某一品牌,而58.7%的消费者的购买决策是基于网络口碑讨论而作出的。
  艾瑞咨询高级分析师张艳平认为,2010年团购网站异军突起,但团购作为一种消费形式却由来已久。对于商家来说,当前的团购网站有至少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销售渠道,二是营销渠道。这与2009年网购市场最热的 “秒杀”、“限时抢购”等活动有异曲同工的作用。最大的区别在于,团购对于人数有较为严格的要求,而秒杀和限时抢购对于时间节点的要求更明确。从这个意义上看,张艳平认为团购市场仍会持续火热,团购作为一种营销及销售渠道也会逐渐成为各大商家及购物平台,以及各类拥有高流量网站的标配。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截至6月底,国内已有485家团购网站,到年底有望达到880家。与此同时,一批团购聚合网站也应运而生。
  这其中有一家叫做“E国团购导航”的网站,上网较早的网民对“E国”并不陌生。早在 2000年年中,北京三环路旁成片的广告牌醒目地写着“E国1小时”,“纯红的底色透露出一种喜庆和狂热”。当时,作为国内网购的先驱者,E国率先提出了 “1小时内免费送货上门”的承诺。
  由于物流、支付等各种配套环节的落后,E国网很快“怀着乌托邦式美好愿望,由于不恰当的承诺而倒在了自己的起跑线上”。“它是中国网购的先烈。”
  十年前,国内最早参与网购的人只敢买一些金额较小、标准化水平较高的东西,比如书。“衣服那时候肯定是不敢买的。”
  大洋彼岸的美国网商纷纷在此时完成了融资上市,国内的同行却随着网络泡沫的破灭一蹶不振。但2003年的“非典”却为电子商务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很多人居家办公,社会对PC的需求格外高涨。来自北京金恒生科技发展公司网站的数据显示,当年4月中旬到5月中,网上订购电脑的消费者比上年同期增长了 60倍。在全民被“宅”的非常岁月,网购首次显现出强大的潜力。
  “非典”中诞生的淘宝,以及在第二年成立的支付宝,解决了网购长期存在的两大顽疾:淘宝引入商户评价体系,初步解决了诚信问题,购买者可根据前面买家的点评来评估卖家可靠度;而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有效提升了网上交易的安全度。在C2C市场,淘宝成功后来居上并一家独大;B2C方面则是当当、卓越和京东挺过了艰难岁月,近年来进入稳步上升阶段。C2C网站占据着中国网购市场的主角,根据统计,2009年上半年,全国网络购物消费金额总计为 1195.2亿元,网民在C2C和B2C购物网站花费金额分别为1063.7亿元和131.5亿元。
  为什么C会比B大这么多,我认为中国的商业环境和消费习惯决定了电子商务的形态。“线下中国真是鱼龙混杂。在大城市生活的人,月入3千元以上,给小孩买双三四百的耐克鞋,勉强是可以接受的。但到了小县城,他们没有钱,他们也想过好一点的生活,四百块钱他们会很心疼。这时候在网上看到有个地方挂出来只卖一百,看起来没什么区别,他肯定会很心动啊。”“但B是不能作假的,有假货以后都不用在这圈子混了。”
  网购井喷发生在2008-2009年。商务部2010年8月30日公布数据表明,2008年网络购物交易额为1257亿元,2009年达2586亿元,同比增105.8%。这个数字,也首次突破了社会商品交易总额的2%大关,网购用户规模达到1.08亿人,年增长45.9%。也就是说,十个网民里,就有三人是网购参与者。在数字背后,网购也开始了形态差异化的发展,像代购、团购等新模式开始出现。
  中美两国网民的绝对数量相差不大,都为两亿多。但75%的美国人上网,而中国的网民占人口总数仅15%左右。美国的网购用户平均年龄要高很多,很多家庭主妇,甚至60岁的老人都在网上买东西;而在中国,这基本上是对网上购物持不信任甚至反对态度的主要人群。
  而中国飘忽不定的政策变化,也对网购提出新的挑战。中国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公告,称9月1日开始,海关将对个人邮寄进出境物品应征税额进行调整,个人邮寄物品进口应征税税额起点从500元调到 50元。对于此次调整,不少人认为将严重打击海外代购业务。

没有评论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