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迷博客 爱好摩托车旅行的人

27 2 月, 2015

谁是庆亲王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9:07 上午

  中纪委批庆亲王,剑指哪位大老虎?这是两日来舆论场上窃窃私语者最讳如莫深的一个话题。前日,中纪委监察部网站借古讽今,谈起大清“裸官”庆亲王:“庆亲王奕劻工作能力很差,名声也不太好,官运却好得出奇。自1884年到大清倒台的27年中,他先后负责外事、海军、财政等重要部门,最后升到首席军机大臣、内阁总理大臣,当然忙得要命…但是庆亲王业余时间更忙,忙啥呢?吃饭、打牌、投资。”
  与最高领导人同宗的作者习骅,有“反腐第一线纪检干部”之美誉,他的文风与官样文章大为不同,明白晓畅口吻近乎于拉家常:“当时成功人士都是老婆一群、孩子一堆,所以庆亲王不是在主办宴会,就是在出席宴会的路上…然后就是打麻将。为了讨老佛爷喜欢,他竟然把麻将牌引入宫中,手把手地将搓麻技艺推广到人,从宫女到太监,无不乐此不疲…当时大清正是内外交困,慈禧需要舒解心情,所以对麻将引进工作十分满意…当然,这只是第一步。庆亲王不时让他的一个小老婆进宫,不是陪老佛爷、就是陪老佛爷身边工作人员来两圈。这位女士每次进宫陪打,随身带去的银票总是不够输。功夫不负有心人,庆亲王因此不断得到提拔重用。”
  打住,“内阁总理大臣”?@大鹏看天下 一边托腮静静思考,一边在草稿纸上写下:“清朝一位总理”。这让@红茶-稗说 一下乐了,于是便揶揄道,“查到你家了?”心照不宣的@大鹏看天下 ,佯装恼火完成一唱一和的互动:“跟大鹏有毛关系啊。”
  有戏说也有正说。熟悉清朝历史的人大教授@张鸣 ,在老本行上不改学者较真本色,断言“奕劻最大的问题,不是贪腐,而是迎合”:“作为西太后最信任的王大臣,西太后支持义和团他不反对,后来搞新政,他也支持。明明知道西太后死后,满人亲贵收权不对,他不出来抵制。武昌起义后,有人抬出袁世凯,他明知道对朝廷不利,他还是不反对。顺顺当当地把清朝送了终。”
  他替王朝送了终,自家却富可敌国,习骅借助莫里循记录,鞭尸庆亲王不留情,“连老外都忍不住了,英国《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里循毫不客气地写道:庆亲王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在坑害这个国家”:“说庆亲王没本事还真有点冤枉,至少他的理财水平出类拔萃…他的生财之道就是卖官,明码标价,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买卖好得很…中层干部段芝贵送上白银10万两,立马买到了黑龙江代理巡抚。这样的事情多了,再加上他住的是和珅的老宅,社会上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庆氏公司总经理…莫里循披露,庆亲王的银行存款高达712.5万英镑——稍早,简·爱小姐在桑菲尔德庄园做家庭教师,年薪30英镑,生活就比较体面了;达尔文买了一幢带花园的豪宅,不过2000英镑。”
  这篇文章自前日中纪委网站刊出之后,引发舆论各种猜测,也引来各路媒体转发。影响力直达八千万党员群体的微信公众号“共产党员”原文转发,人民日报的微信公众号也在问,“中纪委狠批大清庆亲王,这又是在敲打谁?”
  “庆亲王指谁?”,@清格格姐姐 有模拟画像:“一、长期身处中枢,得一把手欢心,却毫无治国才能;二、海外资产不菲,连外媒都看不下去,予以公开报道;三、颇善于摆平事,再大的丑闻也能稳坐钓鱼台;四、热衷搞圈,一个人带出一批贪腐巨蠚…”
  也不知谁最先灵机一动,从庆亲王的“庆”字,想到了另一位“庆亲王”。@北京酋长 即有言:“庆亲王所指太具体了,下一只老虎的尾巴露出一点‘红’来了。”
  有才的网易用户在跟帖里玩起盖楼接龙:“Plus celebrate red?”、“这英文叼炸天”、“有道翻译回来:加上庆祝红色”、“你妹居然看懂了”、“难道,难道,Z开头了?”、“有点厉害”。
  相似的讨论,也在昨晚微信公众号“财经”的《揭秘丨“庆亲王”劣迹》下方出现:“名字里有个庆,貌似某人名字里也有个庆”、“庆有所指红乎”…
  对此,@鹤鸣于天野 的判断更为直接:“这毫无疑问是指向‘小红’的。‘73’从来不做没把握的事,中纪委既然公开发文放风,就说明‘小红’已经是瓮中捉鳖,现在进入舆论铺垫阶段,然后就是拿下。‘小红’若死,‘蛤蟆体系’瓦解便势如破竹。”
  之所以会谈到“蛤蟆体系”,大约与“侠客岛”之文密不可分。昨晚,这家人民日报海外版旗下微信公众号,以谈笑风生的姿态“专访庆亲王”,“虽然本王一般只跟华莱士之类的媒体打交道,但侠客岛诚心可嘉,本王破例接受采访,以正舆论视听”:“你们年轻,不懂这背后的斗争。别看这些御史们看起来都义正词严,其实也是心里有小算盘,当本王不知道?当年朝廷推干部体制改革,都察院在计划裁撤之列,御史们为保住饭碗,自然要弄出点动静,所以跟疯狗一样乱咬。最后怎么着?朝廷调查结果,‘查无实据’。”
  是不是谈到华莱士,定是在暗示那位“长者”?没这么简单。2014年10月,“岛君”夜访雍正,带回“四爷”口谕——“反腐就要追他个山穷水尽”。那一日,“独孤九段”在深宫寂寥的紫禁城,也如同这回“专访庆亲王”一样,想起了主持人们集体景仰的祖师爷华莱士:“岛君一凛,来之前就听说雍正是个严肃的人,不会跟我们这些非华莱士的小媒体‘谈笑风生’,果然,一见面就给岛君来了个下马威。”
  历史可以允许“侠客岛”戏说调侃,却不容许“荒诞地戏说,更不能任意地涂鸦、篡改、编造”。这是今晨中国社会科学报署名为“李铁映”的文章《要有自己的历史观》所谈:“历史是曲折的、复杂的,云翳诡谲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对历史是不能‘假如’的、不能‘若是’的,也是不能随意诠释的…欲亡我之人,必先亡我史。但自乱己史,则会成为民族千古罪人…史书就是一位先生、一位前辈和先哲。历史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不可揣摩,更不可编造、杜撰。历史是镌刻在人们心灵中永远的印记,是严肃的科学。我们读史应该带着崇敬先人的过去、尊重自己的文明来读。”
  映射历史,究竟是谈历史,还是说现实?“锅里的水都烧开了,鱼竟然没感觉到”,习骅文中所引的“湖北省咨议局议长汤化龙”之叹,被自认勘破天机的那一把舆论,转呈于想象中岌岌可危的大老虎。
  只是,@魏剑美 到底意难平,直呼“中纪委网站突然清算庆亲王真是莫名其妙”:“庆亲王的得势难道不是最上的青睐和血统制度所决定的?在现代社会背景下,蔑视民权的体制才是万恶之源,官员个人品质真还是无足轻重的。通过丑化个人来转移视线,不过是专制社会的老招数而已。”
  同样,@海柳云烟 对这样做文章,心生不屑之情:“这种中国式的痞子文章,自春秋至今已2000多年了,还在自鸣得意。‘作风’这种骗子术语还在大行其道。”
  这一幕让@深夜一只猫 若有所思,仿佛在深夜看到另一只猫:“鲁迅描述过猫的坏,抓住老鼠以后不一口吃掉,反而逗到它筋疲力尽,还要大家猜老鼠是谁。”

没有评论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L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