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官媒如何报道刘铁男案,在徐才厚案、周永康案的冲击下,人们也已经对刘铁男案没了兴趣。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网络大V张鸣在腾讯微博说:「刘铁男的案子宣判了,经记者提醒,我才注意到。这个案子的宣判,在网上直播,但关注度之低,令人惊讶。这年头,大案子太多,人们都去看那一卡车一卡车的钞票去了。」
之所以无人喝彩,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人们对巨额贪污没有实际概念。数额越大,越容易成为数字符号。多少车的钞票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没有什么意义。普通人的想法是,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那么多钱咋花呢?贪点就行了,贪污那么多,真没什么用。用著名小品演员赵本山的话来说,人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人死了,钱还没花完。现在可以说,人生最大的遗憾是,人死了,钱都没花成。
第二,反腐败的红利没有馈赠于民。普通人只有看反腐热闹的份,那些钱就是被政府相关部门没收,也不会馈赠于民。穷的仍然穷,富的依然富,贪官的钱不会从民众中来,回到民众中去。反腐败带来的红利,似乎永远与穷人没有关系。既然与民众没有切实的利益关系,公权力反腐败越强烈,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反腐败的关注度就会越低。
第三,审腐疲劳。这如同看了通宵电影,无论电影多么热闹,在看到最后一部的时候,人们也都累了,困了,产生审美疲劳。同样,反腐可以一直持续下去,时间久了,人们也会出现审腐疲劳。除非反腐败又出现了惊人的新亮点,但新亮点过去,涛声依旧。
第四,缺少公民有效参与渠道。反腐败,必须要有公民的积极有效的参与。国家之权,来于公民,国家者,公民之国家也,而不是公民者,国家之公民也。公民积极有效地参与反腐败,才会产生政治责任感。没有公民参与的反腐败,反腐败也就是不断地上演政治大戏而已,戏一落幕,观众自然退席。
这个国家,难以说是公民之国家,公民参与反腐败,充满着政治风险。谁都知道,罗昌平实名举报刘铁男的后果就是调离了原单位。反腐败,公权力自己反可以,公民不可以。即使公民反腐败,也不能打老虎,只能打苍蝇。打老虎是公权力的特权。
第五,刘铁男只是一只小苍蝇。刘铁男与徐才厚、周永康比较起来,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苍蝇,而且还是一个小苍蝇。小苍蝇案与大老虎案并存,却不能比。三千多万的腐败与几亿甚至上百亿的腐败案相比,是小巫见大巫。
第六,文革回潮更让人恐惧。人们对徐才厚案、周永康案的关注,也是关注对他们二人进行批判的文革式语言,徐才厚被《解放军报》称为「国妖」、「两面人」,周永康被《人民日报》称为与顾顺章一样的叛徒。这种文革式语言的大批判,着实让人吓了一跳。也可能下一步对更大的老虎的批判会享受刘少奇一样的污化待遇,即叛徒、工贼、内奸的待遇,而且是一批叛徒、工贼、内奸混进党和政府里,下一步就是叛徒、工贼、内奸。
16 12 月, 2014
无人喝采
没有评论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L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