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迷博客 爱好摩托车旅行的人

8 5 月, 2014

阿里巴巴赴美上市

Filed under: 未分类 — 标签: — admin @ 11:23 上午

  今天,在通报《阿里巴巴赴美上市成美国各大媒体头条》之际,人民日报就在探询“他乡上市为哪般”:“尽管要面临诸多艰辛,中国最具成长性的互联网公司之一,还要远赴美国上市,这让中国的资本市场难堪。主营业务在哪、客户在哪,就在哪上市,这是上市地选择的基本道理。因为只有这样,才容易获得投资者的理解,与投资者的沟通也更容易。而现在,阿里巴巴的2.31亿活跃买家和800万活跃卖家,主体在中国,但是,一旦在美国上市,为阿里巴巴奉献了利润的中国买家和卖家,却难以分享阿里巴巴的红利。换言之,以后,每在淘宝或天猫上成交一笔,美国的阿里巴巴投资者都将从中分一份利益,而中国的买家和卖家则没有。‘如果在中国上市,买家和卖家还可以买股票分股利,现在,这块利润肯定分享不了。这对中国的买家和卖家显得不公平。’有投资者说。”
  这确实是中国社交媒体上的非议所在。尤其是在计算了日本软银和美国雅虎投资阿里巴巴所获巨额回报后,互联网上多有“凭什么让美国佬、小日本赚翻了”之怨。
  于是,高屋建瓴的最高党报劝告,这是“阿里巴巴理性抉择的结果”、“也是中国开放的又一例证”:“‘这样的局面不是阿里巴巴造成的,是我们资本市场的制度设计造成的。’证券分析师何林说。众所周知,马云曾谋求在香港上市,但最终未果。知情人曾透露,马云也曾想过在A股上市,但是,他知道要越过太多的障碍,担心完全走不通,没有信心…阿里巴巴最早注册在海外。目前,A股的上市规则将这些在海外注册的互联网企业视为外资企业,而根据相关法律,外企不能在中国资本市场上市。此外,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也与国内资本市场规则冲突…马云坚持实行合伙人制度…但中国资本市场规则里认同‘同股同权’,合伙人股权少,却要决策企业,这与规则相悖。”
  只不过,还是有惋惜:“美国的资本市场有望为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开绿灯,显示了美国资本市场对于创新型企业的偏爱和灵活。这一点值得中国资本市场学习…在证券界资深人士看来,让阿里巴巴作出这样的决策,追溯到最早,是我们的资本没有作为。在阿里巴巴创立之初最困难的时候,扶持它的不是国内的天使资本,而是国外资本…‘中国的资本更多急于求成,更愿意做首次公开募股项目,希望能尽快退出,而不愿意做天使投资,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资本需要更加智慧,更加有长远眼光,对更多成长性极高的创新企业给予更多的扶持。这也是中国资本需要反思的。’”
  新华社同有《阿里赴美上市,中国股市当反思》之叹:“最好的中国企业,都成了美国上市公司,我们如何还能继续见怪不怪?阿里巴巴赴美国上市,应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反思和改革的契机。”
  据其谏言,“决策者需要作出改变”:“新一届政府上台后的工作重点之一是简政放权,而中国股市亟需遵循这一思路,清理不合理的制度规定、约束政府权力以减少寻租空间、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以激发活力,并强化后期监管以建立良好市场秩序。同时,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真正把中国自身的资本市场做深做大做强。唯有如此,中国股市才能重新赢回这些企业,中国投资者才能更好地分享中国经济的发展红利。马云在递交上市注册登记书前给员工发了一份邮件,提及阿里‘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的使命。对中国决策者来说,摆在眼前的一个迫切课题是,如何让中国不再有难以在国内上市的优质企业。”
  而最富纠结意味的表达,来自环球时报。和上海证券报今晨头版头条《阿里越洋IPO的荣耀与遗憾》如出一辙,这份人民日报子报发表社评《阿里巴巴赴美IPO,祝贺与遗憾》,痛惜之情和自励之吁溢于言表:“阿里巴巴堪称当下中国最成功的民营企业之一,但这块投资的肥肉如今就要落到美国和西方人的盘子里…对这样的格局,我们很难从合理或不合理的角度细究,我们眼看着它在阿里巴巴成长的这十几年里一步步成形,我们几乎别无选择…怨天尤人和针对公平说三道四没有实际意义…终归还是要祝贺阿里巴巴和马云的,对这个公司来说,它在走向令人荡气回肠的成功,这份成功中有多少元素是中国的是一回事,重要的是我们有一份信心,这样的中国元素会在今后动人心魄的商业故事中占据越来越高的比例。”
  此时,东方早报的封面上,1998年时的马云正与他的创业小伙伴依靠在万里长城上,遥望他们即将开创的传奇。

没有评论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L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

Powered by 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