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决定对三大电信运营商之间的网间结算费用进行调整,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成为本次调整的最大“赢家”。此举也被业内视为TD-LTE制式4G牌照发放之后,中国政府为抑制中国移动、平衡三大运营商市场力量的最新举措。
根据三大运营商周一晚间同时发布的公告显示,自2014年1月1日起,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用户在呼叫中国移动的用户(不含TD-SCDMA专用的157、188号段)时,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向中国移动支付的网间结算费由人民币0.06元/分钟减至0.04元/分钟。
同时,中国移动用户呼叫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用户时,中国移动向其他两家运营商支付的结算费用仍维持0.06元/分钟不变。
此外,中国工信部还下调了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短信、彩信网间结算费用。短信结算费用将由每条0.03元减至0.01元,彩信结算费用将由每条0.1元下调至0.05元。
由于不同运营商的用户在相互通话时,整个服务会使用到不同运营商公司的通信网络,因此发起主叫的用户运营商必须要将一部分所谓的“网间结算费用”支付给被叫用户的运营商。按照目前的规定,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网间结算费用标准均为0.06元/分钟。
中国移动目前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移动用户,且大大高于其竞争对手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因此,该新规将使得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在未来需支付的网间结算费用大大减少。
按照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该公司目前的移动用户数为7.63亿,而中国联通与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数则分别为2.79亿与1.85亿。
中国联通表示,按照2013年的移动网间话务量、短信及彩信使用量变化趋势,该新规将对公司2014年盈利带来正面影响。中国电信也表示,按照其2012年全年的移动网间实际话务量、短信及彩信使用量测算,该调整将令其2012 年度结算收入减少约5.6亿元,结算支出减少约31.4亿元。
而相对应的是,中国移动表示,按照其2013年上半年的移动网间实际话务量、短信及彩信使用量测算,该调整会使公司2013年上半年结算收入减少约43.1亿元,结算支出减少约8.4亿元。
实际上,网间结算费调整的传闻早在10月初市场就已传出,当时市场估计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向中国移动支付的结算费会减半至0.03元。因此,从一定程度上说,本次调整还是略好于此前市场预期。巴克莱估计,50%的调整幅度或将令中国移动的净利润下降约100亿元。
本月初,工信部正式向三大电信运营商发放了TD-LTE的经营许可牌照,标志着中国正式迈入4G时代。但由于TD-LTE标准是中国移动主导开发的且是目前国际较为主流的4G标准之一,加上中国移动月初同时获得固网宽带运营权,业内普遍认为中国移动有望在4G时代扭转其过去在3G时代持续受制的被动局面。
与此同时,中国移动上周末刚刚宣布,与苹果公司正式达成销售协议,将从本周三起接受支持4G网络的iPhone 5S和iPhone 5C的预定。中国移动是目前全球仅剩的没有销售iPhone的主要运营商之一。
因此,业内人士认为,本次调整网间结算费用也是中国发布有利于中国移动的TD-LTE制式4G牌照之后,中国政府为抑制中国移动、平衡三大运营商市场力量的有力举措。
此外,中国政府此前也公开表示,将在未来时机成熟之际发放FDD-LTE制式的4G牌照。相对于目前的TD制式而言,该制式更有利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升级其电信网络,因此也更为二者所青睐。
周一,中国移动股价受到与苹果公司签订iPhone销售协议提振,上涨0.8%收报80.55港元。中国电信及中国联通均微升0.3%,分别收报3.82港元及11.5港元。
24 12 月, 2013
中国调整电信运营商网间结算费用
没有评论
No comments yet.
RSS feed for comments on this post. TrackBack URL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